学会动态
联系我们
辽宁省化工学会
辽宁省化工学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1-05 12:48
来源:
根据省科协《关于报送 2021年工作总结和 2022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辽宁省化工学会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如下:
一、2021年亮点工作
- 作为规范化建设示范试点学会,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修订完善了学会管理制度汇编,依照章程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学会重大事项。发挥学会监事职能,在专委会设立、重大事项决策、评优举荐等工作中,监事会全程参与并有效履行职责。
- 作为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示范学会,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先后完成了轻汽油醚化专用树脂催化剂开发及其工业化应用、高压法合成硫化异丁烯关键技术等项目的成果评价工作。
- 引进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在辽举办,会议邀请了十三位院士、400多位专家在内的知名学者。来自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20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化工学会年会设置了精彩的高端学术特邀报告会、25个专题分论坛以及青年学者论坛、女科技工作者论坛两个特色论坛。会议采用1+6视频连线方式,在7个会场同步直播。大会在两天的时间里,带来众多精彩的院士前沿报告、400余篇学术报告、1400余篇论文以及丰富的科技创新展览等活动,对促进化学工程学术繁荣、推动化工领域科技创新、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和辽宁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的驱动作用。
- 学会2021年改革工作进展
- 学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协工作、科技创新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研究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工作会议上对学会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结合《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辽宁省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紧紧围绕辽宁化工行业振兴发展。结合学会实际情况,起草学会十四五改革发展规划,为学会下一步发展改善顶层设计。
学会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学会专家资源、人才资源,为企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 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开展成果评价
(1)2021年4月26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召开了由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轻汽油醚化专用树脂催化剂开发及工业化应用”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本次会议由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钱建华,沈阳化工大学校长许光文,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郭新闻,辽宁省石油和化工协会秘书长柴利荣,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姜英五位专家组成专家鉴定委员会。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冷东斌、副总经理吕晓东,天津大学教授刘春江,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及项目完成人员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专家听取了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应用报告等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对申请评价项目具体技术特点,产品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市场份额进行了质询。成果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建华代表评价委员会宣布了评价鉴定意见,顺利通过本次科技成果鉴定。
(2)2021年12月3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召开了由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高压法合成硫化异丁烯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评价鉴定会。本次会议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郭新闻,辽宁科技大学校长张志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钱建华,沈阳化工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孙朝辉,辽宁大学化学院院长葛春华、东北大学教授孙挺七位专家组成专家鉴定委员会。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所超,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冷雪菲,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姜英及项目完成人员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首先由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冷雪菲对本次评价项目具体内容进行汇报。与会专家听取了工作报告、技术研究报告、应用报告等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对申请评价项目具体技术特点,产品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实现经济价值进行了质询。研发项目组人员就专家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回答和细致讲解。成果评价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建华代表评价委员会宣布了评价鉴定意见,顺利通过本次科技成果鉴定。
- 科普活动
辽宁省化工学会、辽宁省科技馆和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共同协办,中国化工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和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化学化工科普嘉年华”,邀请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科普实验中心主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戴伟教授现场讲座。
戴伟教授2020 年被中国科协聘为“科普中国形象大使”,同年被“典赞·科普中国”评选为“十大科普传播人物”与获得“北京榜样十大年榜人物”殊荣,并作为唯一一位外籍科学家代表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
四、会员发展和联系服务情况
1.发展会员
2021年学会累计发展个人会员220人,单位会员3家,学会通过走访调研企业、高校、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大力宣传学会,增加学会知名度,广泛吸纳会员入会。
- 开展人才推荐
(1)辽宁省化工学会积极组织开展第十三届辽宁青年科技奖推荐工作,2021年收到3家单位4名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学会组织成立推荐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对申报人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获奖情况,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公关及技术改造情况进行综合评议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候选人。
(2)辽宁省化工学会积极组织开展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收到4家单位4名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学会组织成立推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获奖情况,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公关及技术改造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3名候选人。经中国化工学会评审,最终许光文同志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成就奖”、赵震同志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创新奖”,杨占旭同志荣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
(3)我学会积极开展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收到3家单位3名申报人的申报材料,学会组织成立推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人的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获奖情况,重点工程,重大科技公关及技术改造情况进行综合评议后确定2名候选人。经中国化工学会评审,最终杨占旭同志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二等奖”、刘健同志荣获“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二等奖”。
(4)2021年12月3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召开202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初评会。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钱建华,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李三喜,辽宁大学化学院院长葛春华,沈阳师范大学化工学院院长赵震、东北大学教授孙挺,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副理事长姜英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参加本次会议。评审组专家认真审阅了各申报人的学术成果及附件材料,对申报学术成果的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获奖情况及影响因子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经评审组讨论后推荐三名申报人申报2021年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3.设立学会专业委员会
学会2021年在中化安全科学研究(沈阳)有限公司设立精细化工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委员会,在辽宁省铁岭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设立橡胶专业委员会。
4.打造精品科技期刊
由学会主办的《辽宁化工》杂志,2021年被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先进信息单位;被中国化工报评为2021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孙云主编被中国化工情报信息协会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十三五”先进信息工作者。
2021年3月5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召开《辽宁化工》首届优秀论文评审会议。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钱建华、辽宁科技大学校长张志强、沈阳工业大学副校长李三喜、大连工业大学副校长安庆大、沈阳化工研究院院长胥维昌等9位专家参加本次评审。评审中,各专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使命感、责任心,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此次参选的论文进行仔细、反复的研阅和讨论评选出特等奖5项,一等奖10项,创新奖20项。通过对《辽宁化工》论文评选、表彰这一过程,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和发现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架起人才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桥梁,能够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五、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情况
1.积极落实省科协“全国学会入辽计划”
积极引进中国化工学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智库等资源,紧紧围绕辽宁“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五基地”建设,促进了中国化工学会与我省重点产业、区域特色产业对接,服务我省化工产业发展。辽宁省化工学会将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引入辽宁举办。
2021年9月25日由中国化工学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辽宁省化工学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承办的2021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辽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峰会在沈阳盛大召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厚良,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辽宁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继英,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姜有为等出席大会。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委资深委员曹湘洪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胡永康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加拿大工程院朱世平院士、大连理工大学蹇锡高院士、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张锁江院士、浙江工业大学郑裕国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谢在库院士、浙江大学任其龙院士、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孙丽丽院士、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等十几位院士、专家在内的知名学者。来自学术界、科技界和产业界的20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后,大会开启了精彩的高端学术特邀报告会环节,邀请7位院士、专家围绕炼油及化工行业“双碳”技术路径、精细化工2.0、绿色氢能、医药化学品、分离工程等前沿领域作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大会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新型材料、氢能源、碳中和、智能工程等领域设立了27个分论坛,特别设立了中国化工学会青年学者论坛和女科技工作者论坛两个特色分论坛。会上还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化工学会会士”“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中国化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等重要奖项。此外,大会配套的“2021中国化工科技创新展览会暨化工仪器、实验室设备展”也带来了丰富、精彩的展览、展示。
2.打造一批学术交流平台
发挥省级学会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积极打造品牌化标志性的学术交流平台,主办承办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的学术交流论坛,促进辽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辽宁省化工学会积极承办“辽宁省第十五届学术年会暨精细化工新材料新工艺高峰论坛”。本届年会以“科技赋能·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为主题,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辽宁省化工学会、沈阳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承办。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华炜、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主要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年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大连理工大学彭孝军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国内20位国家杰出青年、国家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等行业领军专家学者与我省150余位精细化工领域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中国化工学会、辽宁省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化工学会、辽宁省化工学会及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建院士专家联系点,中国化工学会在大连锦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设立学会服务站,并于辽宁省学术年会上签署协议。
3、设立学会服务站
2021年学会先后在鞍山七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先达农业科学有限公司、沈阳东管电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久奇(抚顺)药业有限公司、铁岭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丹东明珠特种树脂有限公司、鞍山锅炉厂有限公司、东港市宏达制药有限公司、抚顺唯特化工有限公司、沈阳惠宇化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设立学会服务站。
4、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与地方科协行、园区合作,调研企业技术需求,为聚集产业发展和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学会组织专家赴盘锦伟英兴高性能材料有限公司、黄龙生物科技(辽宁)有限公司、盘锦亿隆化工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实地调研,解决企业技术需求。
- 党建和思想政治引领
1.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辽宁省化工学会组织全体党员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开展“牢记英雄事迹,传承伟大精神”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了黄继光、杨根思等战斗英雄的光荣事迹,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新中国史,深切感受了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的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调动学会成员的积极性,全面推动学会服务水平提高,学会党支部持续开展“学好党史添动力,助推学会高质量服务”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拓展培训活动。
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切实提升“四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学会秘书处全体成员收听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观看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4.在由辽宁省化工学会承办的2021年中国化工学会年会暨辽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峰会期间,中国化工学会联通辽宁省化工学会部分党员共同祭扫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使全体党员既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又接受了一次党史的教育,同时,思想上得到了洗礼,心灵上得到了净化。
5.秘书处全体成员在参加第四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论坛期间集体前往位于丹东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及鸭绿江断桥参观。本次参观活动,既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又是一次党史的学习。弘扬和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全面推动学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七、2021年工作要点
一、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构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化工科技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按照国家一流科技社团指标体系标准建设我省一流科技社团。
二、做好学会第十届换届工作-开展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学术活动
2022年是辽宁省化工学会的换届年,学会将成立换届工作小组,积极筹备辽宁省化工学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
三、智汇中国辽宁行动-强化科技智库服务体系建设
学会加强智库建设,支撑学会学术发展、奖项评审、科技评估、人才评价、决策咨询等工作;办好学术年会,开展多层次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科普中国辽宁行动-打造学会科普品牌,丰富科普工作形式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要强化科普工作,维护化工产业良好形象,继续推进并努力做到“科普八进”。
- 科创中国辽宁行动-建立学会服务站、服务企业发展
开展“学会服务站”服务企业,解决企业技术难题。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以合作为途径,坚持以实效为根本,坚持以共赢为基础。
六、进一步提升《辽宁化工》质量,完成编委会调整
进一步提升《辽宁化工》质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辽宁化工》由省级期刊升级为国家级期刊。为此,将要进行编委调整
七、做好人才举荐工作,服务我省科技工作者
学会秉持“不拘一格遴选人才”“搭建平台培育人才”“针对需求服务人才”的理念,利用学会智力资源和学术平台、国际交流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服务机制,全力助力人才成长。
八、做好科技成果评估鉴定工作,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科技成果评价,颁发国家认可的技术鉴定证书,在行业中,更容易获得用户认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好方式,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转变。
九、召开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加强对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支持和服务
专业委员会是学会的组织基础,是引领辽宁化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为化工技术研究的专家学者和企业提供更广阔,更专业的交流平台。
十、强化学会秘书处建设,服务广大会员。
加强秘书处思想建设,认清学会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安排时间去兄弟省市化工学会学习交流。广开门路,向多领域发展,搞好学会的业务建设;增强学会实力和活力,完善会员服务体系,更好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