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联系我们
辽宁省化工学会
辽宁省化工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 2020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0-01-02 12:43
来源:
根据省科协《关于报送 2019 年工作总结和 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辽宁省化工学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
一、完善学会内部治理结构
1.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布置学会重点工作
学会2019年在分别在辽宁科技大学、辽东学院召开两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上孙云理事长作辽宁省化工学会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报告,部署了2019年学会工作安排。2019年学会工作在省科协领导下,在全体理事、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会工作得到省科协及有关部门肯定,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
2.成立监事会
学会按照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科协工作要求,积极组建监事会,并于2019年在理事会上选举产生监事会。沈阳化工大学肖林久教授为监事长,东北大学孙挺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冷雪菲教授为监事。监事会产生后,积极参与学会重大事宜,发挥了监督作用。
3.成立专业委员会
学会先后成立由辽东学院作为支撑单位的“染料与染整”专业委员会、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作为支撑单位的农药专业委员、沈阳化工大学作为支撑单位的“资源化工与材料”、“化工机械”、“测试科学与仪器”和“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建立是为搭建形式多样丰富的学术交流平台,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智慧,更好地服务于我省化工领域的学术交流、科技创新和产高质量发展,共同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4.修订学会各项制度
2019年学会秘书处组织编制了《2019年学会工作指南》,修订了多项学会制度,完善了管理体系,规范了管理流程。工作指南是指导、规范学会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5.引进专职秘书处工作人员,实现秘书处人员专业化、职业化
辽宁省化工学会秘书处共设置学术交流及会展服务管理岗(专职1人)、创新助力及成果评价岗(专职1人)、会员管理及科普宣传管理岗(专职1人),党政工团管理岗(兼职2人)、学会文化及后勤管理岗(兼职1人)、信息管理岗(兼职1人)6个岗位,部门总编制6人,壮大了秘书处队伍,同时也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6. 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组织
2019年学会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入会,主要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全年累计新发展会员300人,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学会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方便会员交流,更新改变官方网站,通过提供信息、寄送材料、设立奖项、减免会议费、提供教育机会、优先发表文章、组织丰富的会员活动等手段,凝聚了学会会员,提升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
二、落实党建工作
1.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新时代“螺丝钉”的号召,激励学会秘书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2019年5月7日,辽宁省化工学会秘书处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通过本次对雷锋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使学会秘书处党员干部对雷锋无私奉献青春、奉献力量、奉献自己一切的崇高品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发扬雷锋不畏艰苦、脚踏实地、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勇于拼搏的工作作风,让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2.为贯彻落实中央、辽宁省委及省科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工作部署,2019年6月28日下午,辽宁省化工学会组织学会领导成员来到丹东市凤城大梨树村,实地学习毛丰美同志先进事迹的系列活动。
通过本次实地考察,每个人都收获颇丰,受益匪浅。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活动中,学会将深入学习毛丰美的“干”字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率先垂范,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发挥“苦干、实干、巧干”精神。
3.缅怀先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2019年9月20日,辽宁省化工学会与中国化工学会及其他学会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党日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是参观山东省肥城县立方陆房战役纪念馆。该纪念馆真实再现抗日军民生死与共、血肉交融、绝地反击、奋勇歼敌的史实,以传承陆房省里突围战的不朽精神。期间,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了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
三、学术交流
辽宁省化工学会2019年年会与往年年会不同,是辽宁省化工学会首次承办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分论坛,也是本届中国化工学会分论坛中唯一一家省级学会承办分论坛的。本次年会由中国化工学会主办,辽宁省化工学会承办,主题会议是“绿色化工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辽宁省化工学会邀请了三十余位来自辽宁各高校专家教授,学术带头人、科研工作者参加本次年会。
本次大会安排了10个主题报告、13个墙报。报告就化工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等方面紧扣绿色化工主题,围绕化工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广泛探讨。通过分享各自最新研究进展,交流基础性问题,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与进步。绿色化工技术是未来化工发展的风向标,是辽宁化工振兴东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次研讨会上,不仅探讨了化工新技术,如四氯虫酰胺合成、锂电池级碳酸脂合成等,更探讨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如离子液体、锂离子电池硅负极、双氧水绿色合成等如何实现化工应用并清洁生产,开拓了参会者的科研思路,启发了广大科研工作者在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的创新意识。
四、开展培训和举办化工原理大赛
由我学会与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共同主办的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化工原理大赛和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2019年“东方仿真-欧倍尔”杯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东北地区选拔赛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举办。来自东北地区46所高校的71支参赛队伍、共计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此次竞赛。竞赛期间,东北地区高校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实习与实验教学研讨会同步召开。化工原理大赛的召开,为各高校搭建了教学交流平台,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操作水平,培养了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大赛的承办单位在组织赛事中,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提升了赛事规模水平,扩大了赛事品牌影响,也提高了辽宁省化工学会在东北地区化工行业的影响力。
五、开展科普活动
我学会2019年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合作,共同开展科普活动。由辽宁省化工学会、辽宁省科技馆承办,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学会、辽宁省科协主办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化工科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活动中,不仅为青少年学生赠送科普图书,还邀请了北京化工大学特聘教授 英国皇家化学会北京分会主席戴维先生表演了“小小化学家”化学科普实验。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欢迎。
科普活动是学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辽宁省化工学会面向中小学生、公众、社区、企业、政府、园区开展科普活动,本次“元”自化学 “素”造世界主题科普活动以纪念元素周期表发现150周年为主题,向广大青少年学生普及化学知识,鼓励广大学生热爱化学、学习化学、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培养人才。同时也拉近了公众与化学工业的距离,让公众科学客观的认识、了解化学工业。为化工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六、推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
- 推荐“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
组织推荐2019年度“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推荐大连理工大学青年教授于畅,并获奖,在中国化工学会年会上获得表彰。
- 组织评审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2019年8月31日,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能源、化工与环境学科组评审会于在沈阳举行。学科组由 7 位专家组成。对207项成果进行评审,其中学术论文 202 篇,著作 5 部。提名一等奖10项(学术论文10篇,著作0部),评选二等奖22项(学术论文21篇,著作 1部),三等奖52项(学术论文51篇,著作1部)。
3.推荐辽宁省科协学术头雁
根据《关于开展辽宁省学术头雁(第一批)遴选工作的通知》(辽科协办发[2019]57号)文件要求,学会于11月9日组织钱建华、张志强、安庆大、孙云、姜英共5位专家召开评审会,评审专家对申报人的学术造诣、科学精神,职业道德,创新能力,工作业绩及在本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情况进行综合评议,表决确定方向晨为候选人。并最终获评辽宁省学术头雁候选人。
七、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创建学会服务站
2019年,省化工学会共收集科技成果信息50条,专家信息50条,组织1次科技成果展示及对接活动(中国化工学会年会分论坛),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评价项目5个,建立12个学会服务站(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辽宁环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信德化工有限公司、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世星药化有限公司、葫芦岛凌云集团农药化工有限公司、金凯(辽宁)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宇泽化工有限公司、阜新峰成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辽宁特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抚顺新瑞催化剂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实地调研140人次,对接企业技术需求13项。完成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八、开展科技成果评价
今年共开展科技成果评价5项,分别是航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XP-301聚醚型食品消泡剂的研发”、“G50聚醚型消泡剂的研发”、“复合有机过氧化物为引发剂制备聚合物多元醇的研发”,通过该项目的评审,使学会与企业建立了长效合作的机制,并在企业建立了学会服务站,为今后的合作搭建了平台。
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的“一种无水硫化异丁烯合成工艺”项目,该项目是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的自主研发项目,经过专家对产品工艺提出的建议,沈阳广达化工有限公司对产品进行了改良,学会为专家和企业搭建了深度合作的机会。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聚α-烯烃基础油(PAO)合成工艺及产品”。该项目评审专家阵容强大,并且是学会第一次开展军品的成果评价,本次成果评价会也得到了抚顺市人民政府的关注,并委派副市长前来参加评审会。
九、做好《辽宁化工》杂志
1.打造《辽宁化工》精品期刊
《辽宁化工》杂志在业务主管单位为辽宁省科协的带领下,全年收到600多篇,发表430余篇,投稿领域涉及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生态化工、冶金化工、皮革化工、建材化工、造纸化工等,国内外公开发行。
2.与国内高端网络平台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
学会继续保持了与知网、维普、超星等检索平台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提升杂志与高端网络平台的深入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
3.参加新闻出版局的考试,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
辽宁化工编辑部积极响应新闻出版总局的号召,派编辑人员参加考试,加强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出版业的重要指示及精神,深入了解报刊出版规则和基础知识,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编辑部密切加强《辽宁化工》与新闻出版局的联系,促进杂志更加规范化发展。
4.期刊融合出版计划
《辽宁化工》杂志加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学术期刊融合出版能力提升计划项目”。该计划旨在推动《辽宁化工》的出版融合发展,促进学术成果传播交流,提升《辽宁化工》的创新能力,扩大论文与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存在主要问题
1.持续提升秘书处人员业务能力,加强秘书处人员的培训力度。
2.学会党建工作与学会业务工作需要有机的融合,大力发展党员,加强党员的培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3.更好地发挥学会服务站的作用,加大学会服务站工作的提升力度,促使基础对接更好地转化为经济效益。
4.做好《辽宁化工》期刊如何吸引高质量稿件的工作。《辽宁化工》期刊品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扩大。
5.科普长效机制缺乏,科普工作要与企业扶贫相结合。
(三)2020年工作要点
1. 提升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秘书处职业化建设,完善学会规章制度,大力发展会员,全年发展单位会员不少于 20 家,个人会员不少于 500 人。
2. 继续深入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完善学会专家库,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及在促项目库信息,收集科技成果不少于 50 项,组织科技成果转化活动 2 次。
3. 有序开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重点推进化工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全年完成科技成果评价项目不少于 8 项。
4. 大力开展科技人才表彰、推荐工作,继续推荐优秀科研人员参评侯德榜化工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组织参评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境)外交流提升计划、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著作等项目。
5. 组织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承办辽宁省学术年会分会场,组织学会年会,组织召开染料染整学术高峰论坛。
6. 主办 “第四届辽宁省大学生化工原理大赛”。
7. 大力开展科普工作,组织大型科普公益活动不少于一次,开展科普进社区,乡村工作。
8. 提升《辽宁化工》杂志品牌影响力。
9. 加强秘书处队伍建设,全年培训不少于 120 学时,提高秘书处工作人员综合业务能力。
10. 加大学会服务站建设力度,全年新建服务站不少于 10 个。
(四)意见和建议
省科协要充分调动省级学会的学术积极性,发挥省级学会引领作用,促进学会在科学技术与生产方面的融合。省科协应加强实地调查研究,定期到省级学会调研,指导学会工作。希望省科协能解决省级学会到省科协工作大门难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