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动态
联系我们
辽宁省化工学会
辽宁省化工学会2017年总结和2018年计划
发布时间:
2018-01-25 12:06
来源:
根据省科协《关于上报 2017 年学会学术(国际)工作总结和 2018 年工作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现将辽宁省化工学会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总结汇报如下:
- 完善学会内部治理结构
1.召开辽宁省化工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及学会领导机构,落实学会决策机制,确保学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7年6月10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在沈阳化工大学召开“辽宁省化工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来自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政协、各市科协、我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届的领导、专家及会员代表2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审议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章程修改报告、财务报告,选举产生第九届理事会及学会领导机构。
2.修订学会各项制度
2017年学会秘书处组织编制了《2017年学会工作指南》,修订了多项学会制度,完善了管理体系,规范了管理流程。工作指南是指导、规范学会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学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
3.引进专职秘书处工作人员,实现秘书处人员专业化、职业化
辽宁省化工学会秘书处共设置行政管理岗(专职1人)、人力资源及成果评价岗(专职1人)、党政工团管理岗(兼职2人)、学会文化及后勤管理岗(兼职1人)、信息管理岗(兼职1人)5个岗位,部门总编制6人,壮大了秘书处队伍,同时也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4. 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加入学会组织
2017年学会大力发展个人会员入会,主要吸纳一线科技工作者,全年累计新发展会员230人,与广大科技工作者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学会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方便会员交流,更新改变官方网站,通过提供信息、寄送材料、设立奖项、减免会议费、提供教育机会、优先发表文章、组织丰富的会员活动等手段,凝聚了学会会员,提升学会服务会员的能力。
- 落实党建工作,建立学会党支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1.落实学会党建工作的要求,建立学会党支部,发挥党组织在学会改革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2017年,学会在学习了党中央、中国科协、省委及省科协关于做好学会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文件之后建立学会党组织部,秘书处建立了党支部收发文台账并进行了文件的保存和管理。秘书处按程序申请刻制学会党支部印鉴,建立用印台账并负责管理工作。学会在辽宁省化工学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和支部委员。书记:孙云 副书记:方向晨 宣传委员:吴剑华 纪律检查委员:姜英 组织委员:常越伦。学会统计整理了党支部委员会组成人员信息情况表。
2.组织学会秘书处人员组织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直播”
学会于2017年10月18日组织学会秘书处成员收听收看党的“十九大”的直播,总结观看心得。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深入贯彻“科技三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服务”意识
学会组织秘书处人员学习并且在理事会中传达“科技三会”精神和“四个服务”意识,“全国科技三会”主题突出、主体突出,主体就是科技工作者,主题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学会要抓好“四个服务”即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前谋划好“创新争先行动”和全国科普日活动,抓好学会能力提升计划和高科技人才库的建设工作。
三、做好《辽宁化工》杂志,深化期刊改革
1.《辽宁化工》杂志成功改版
2017年《辽宁化工》正式改版,杂志业务主管单位正式变更为辽宁省科协,投稿领域涉及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生态化工、冶金化工、皮革化工、建材化工、造纸化工等,国内外公开发行。为完善期刊治理结构,提升期刊水平,学会成立了杂志编委会,杂志编委会吸纳了省内外知名化工领域院士、千人计划专家、长江学者进入编委会、理事会提升期刊学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2017年6月10日学会召开了杂志编委会会议,召集杂志编委会成员为如何更好地打造《辽宁化工》的品牌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2.与国内高端网络平台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
学会继续保持了与知网、维普等检索平台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提升杂志与高端网络平台的深入合作,提升期刊影响力。
3.参加新闻出版局的考试,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
辽宁化工编辑部积极响应新闻出版总局的号召,派编辑人员参加考试,加强贯彻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出版业的重要指示及精神,深入了解报刊出版规则和基础知识,提升编辑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养,编辑部密切加强《辽宁化工》与新闻出版局的联系,促进杂志更加规范化发展。
- 学术交流
2017年8月24日,“2017中国芳烃产业链发展大
会”在辽宁盘锦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由辽宁省化工学会、辽东湾新区管委会承办,协办单位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来自国内外石化、芳烃等领域的产学研各界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芳烃产业链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高级顾问华炜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化工学会前理事长李勇武、辽宁省化工学会孙云理事长、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永威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SEI、上海石化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芳烃行业领军院校、机构以及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CB&I鲁姆斯、KBR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近20位专家,将从芳烃产业链规划、上下游市场、芳烃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做主题报告。专家代表们表示,芳烃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产业稳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将汇集行业的真知灼见,为推动产业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2017年氟化工行业创新发展交流会,于2017年9月12日在东北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隆重召开。辽宁省化工学会、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无机氟专业委员会、(沈阳)氟化工产业发展高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四家承办的第五届中国阜新峰论坛。本次论坛围绕主题:“跨界写作、科学供给、信息共享、共同发展”进行讨论。
会议举行了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朱玉宏、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沈兆雷,为辽宁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晋升为省级工作站的启动揭牌仪式;多家单位合作、投资项目的签约仪式,其中辽宁省化工学会秘书长常越伦、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英代表单位签署了合作协议。
会议期间多名行业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海外专家和相关领导出席了第五届中国阜新(沈阳)氟化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座谈会,主要内容是:座谈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启动开展工作相关内容,以及就阜新氟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的相关建议。本届会议吸引了萤石、氢氟酸、制冷剂、六氟磷酸锂、氟化盐等生产商、贸易商、技术、设备等业内人士的广泛参与,共同探讨未来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加强了阜新氟化工产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为中国氟化工行业又一次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参会企业代表纷纷表示,此次会议让他们对氟化工行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氟化工市场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更期待下一届高峰论坛的举办。
- 开展培训和举办化工原理大赛
2017年9月14-15日由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主办,辽宁省化工学会协办的北部九省(市)禁化武履约培训班在辽宁沈阳举行。
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云作为中国监控化学品协会副理事长应邀参加会议。孙云理事长表示我学会及公司多次参加辽宁省内禁化武相关企业检查,并参加了全国最大的日遗化武埋藏点——哈尔巴岭处理日遗化武项目的咨询、设计、施工、监理全过程,不仅对化工企业工艺改进、技术创新、完成核查作出了贡献,更对国家禁武办组织的使命和价值有了深刻理解和认识,今后将继续为国家禁化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会议期间工信部安全生产司副司长张卫专程莅临省石化院、省化工学会进行调研,省工信委陈汝义副主任陪同调研。 此次培训班邀请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沙祖康大使介绍国际履约历程及发展现状,他表示我国是化工生产和贸易大国,国际交流合作频繁,化工企业要想“走出去”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认真对待《公约》严格的履约要求和严密的强制性现场视察机制,促使企业与国际标准接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参加培训,大大增进了对中国禁化武履约的了解。此次培训得到了与会企业家及相关部门的认可,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辽宁省化工学会及省石化院的影响力。
7月20日,“东方仿真杯”东北地区高校首届化工原理大赛决赛暨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东北赛区选拔赛在沈阳化工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沈阳化工大学和辽宁省化工学会主办,沈阳化工大学承办。
来自沈阳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大学等25所高校的44支代表队正式投入比赛。决赛分笔试、仿真和实验三个环节。赛裁判长、沈阳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文秀宣布东北地区高校大学生化工原理决赛结果和2017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东北赛区参赛名单。大连理工大学1队、沈阳工业大学1队、吉林大学1队、沈阳化工大学2队、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1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队、哈尔滨理工大学2队、沈阳理工大学2队等8个代表队获得特等奖,并同时获得代表东北赛区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总决赛资格。大连理工大学2队、沈阳工业大学2队等10个代表队获得一等奖。辽东学院2队、辽宁大学2队等15个代表队获得二等奖。
- 开展科普筹备会
2017年4月1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召开科普工作委员会筹备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辽宁省科协科普宣传中心原主任丁文忠,中石化抚顺化工研究院院长、学会副理事长方向晨、沈阳化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学会副理事长吴剑华,沈阳化工大学原化学院院长、二级教授肖林久,沈阳化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文泽,辽宁大学研究生代表王杰,中国化工报辽宁记者站原站长王玲,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名誉理事长胡耀第,秘书长常越伦,副秘书长姜英、金雅乔,秘书处周晨、李爽、欧阳等。
胡耀第、吴剑华、方向晨、肖林久、李文泽、王玲等专家交流了开展科普工作的思路和想法,几位专家表示,科普工作是学会的重要工作,科普专业委员会成立的非常必要也非常的及时,下一步应该围绕化工行业现状、化工安全、化工与环境、化工与地方经济发展等内容,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展板展报及网络手段向社会公众、政府、企业等群体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七、推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创新
辽宁省化工学会根据省科协关于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的通知要求,向辽宁省科协推荐沈阳化工大学孟辉波教授,经评定最终孟辉波教授评选为第十一届辽宁青年科技奖。
辽宁省化工学会根据省科协工作安排及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授权,于2017年8月31日组成专家评审组,辽宁大学张向东教授,东北大学孙挺教授,沈阳化工大学肖林久教授,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杨院生教授,东北大学朱彤教授,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英,对化学、化工、能源、环境等学科261篇学术论文和8篇著作进行学科组专业评审。
经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3项,二等奖27项,三等奖68项。
学会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和提供服务,推荐科技人才,奖励人才,促进成长成才和创新科技创新。化工行业发掘东北地区石油化工力的化工中坚人才,为中国化学工业贡献力量。
学会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张晓亮教授签订专家聘用协议,为学会吸纳专业领域人才,促进学会更好的为化工行业服务。
- 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创建学会服务站
1.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一年来我学会先后多次与营口市科协、辽阳市科协、阜新市科协、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铁岭科协、抚顺市科协、盘锦市科协、盘锦辽东湾新区管委会等对接,深入了解企业技术需求。
组织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并借助国家学会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深入企业实地调研,解决企业技术需求。
2017年,省化工学会共收集科技成果信息50条,专家信息50条,组织3次科技成果展示及对接活动(学会年会、芳烃产业链大会、阜新氟化工高峰论坛),建立2个学会服务站(营口三征服务站、阜新氟产业开发区服务站),组织专家实地调研51人次,对接企业技术需求22项。完成了预定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工作方式方法
(1)在省科协领导下与各市科协加强合作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和总结,我们认识到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和整合科协系统的优势资源。2017年我学会加强了与各市科协的联系,例如在省科协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与辽阳市科协,铁岭市科协合作为中盛机械制造公司、铁岭橡胶研究院搭建合作平台;与营口市科协联合在营口三征建立学会服务站;与抚顺市科协合作为抚顺方晓石蜡小镇进行咨询论证;与盘锦市科协合作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与阜新市科协合作为新邱区及煤化工产业园区进行服务等等。通过与各市科协的紧密合作,使学会与各园区、企业对接更加顺畅及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成立学会服务站
学会服务站是学会实施助力工程的重要抓手和长效服务机制。2017年我学会在营口三征建立了学会服务站,省科协潘卫东部长高度重视亲自出席服务站挂牌仪式并做重要讲话,三征公司领导高度评价学会服务站的重要意义,表示将充分利用学会服务站平台发挥专家资源优势,为企业发展寻求技术支持,学会专家为三征改扩建项目规划,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从产品方案,技术应用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学会在阜新氟产业园区建立了学会服务站,并拟成立氟化工专业委员会,为阜新氟产业园区助力。
(3)组织专家实地调研
2017学会组织专家深入园区、企业实地调研51人次,分别走访营口三征、盘锦和运、盘锦宝莱、盘锦天意、辽阳中盛、铁岭橡胶研究院、长春化学、阜新氟产业园区、盘锦辽东湾新区、抚顺市顺城区等园区、企业。专家实地调研能够与企业面对面交流技术问题,是最直接有效的服务方式。
(4)与兄弟学会联合开展助力行动
在省科协组织下,我学会与土木土木建筑学会共同为抚顺顺城区河北乡“方晓石蜡小镇建设”遇到的问题邀请专家进行咨询和开展对接。此次助力行动是我学会在省科协组织下第一次与兄弟学会共同开展助力行动。为今后省科协协调省级学会从不同学科共同为地方政府及企业服务积累了经验。
(5)借助国家学会和行业协会资源服务企业
2017年我学会联合中国化工学会在盘锦辽东湾新区举办了“2017中国芳烃产业链大会”,邀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在会上作了报告,其中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优化咨询中心副主任骆红静作了“我国芳烃及聚酯产业链行业供需发展及产能预警分析”报告,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刘永芳作了“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新进展”报告,西比埃鲁姆斯技术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建国作了“西比埃/BP公司先进节能的PX结晶分离技术”报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孔德金作了“劣质芳烃转化与混二甲苯生产技术进展”报告,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工程师、首席专家袁忠勋作了“逆流连续重整(SCCCR)技术”报告等。
我学会联合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在沈阳举办了“2017年氟化工行业创新发展交流会暨第五届中国阜新(沈阳)氟化工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会上邀请了浙江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氟碳化学品研发和技术中心严波等作了“三氟/六氟环氧丙烷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的报告,浙江工业大学催化研究所韩文峰等作了“中低温催化裂解HCFC3和HFCs制备含氟单体催化剂研究”的报告,衢州市鼎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应盛荣等作了“光伏企业高氟废酸和低氟废水五种处理技术工艺简介的报告等”
3.典型案例
(1)2017年9月1日,由省科协学会部潘卫东部长带队,营口市科协徐兆东主席,董鹏程副主席,辽宁省化工学会理事长孙云,秘书长常越伦,辽宁省石油化工规划设计院常务副总经理姜英等参加了在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举行的辽宁省化工学会服务站揭牌仪式。
启动仪式上,潘卫东部长详细阐述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重大意义。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是中国科协发动科协及学会组织,积极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学会服务站是实施助力工程的重要抓手。希望省化工学会,营口市科协及营口三征紧密合作,充分发挥学会服务站作用,为企业发展服务。辽宁省化工学会专家就三征提出的改扩建项目规划,及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并从产品方案,技术应用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三征总经理张佳兴表示,感谢省市科协及化工学会对企业的关心与支持,感谢各位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三征将充分发挥学会服务站的专家、技术优势,在企业技术成果应用,战略规划及创新发展等方面提供支持。
(2)2017年8月4日,应抚顺市顺城区的邀请,省科协组织省化工学会和土木建筑学会专家开展创新助力行动抚顺行活动。对顺城区提出河北乡“方晓石蜡小镇建设”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咨询和开展对接。省科协根据需求组织了省化工学会和土木建筑学会共7位专家到抚顺开展活动。
本次创新助力行动的重点是围绕抚顺市顺城区河北乡“方晓石蜡小镇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组织专家对“方晓石蜡小镇建设”提出科学的建议。从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两个方面与顺城区政府进行了对接,并且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旨在共同打造一个新型促进地方发展的合作模式。
(3)2017年11月3日,辽宁省化工学会在阜新市氟化工园区挂牌成立学会服务站,同时在研发大楼召开氟化工企业座谈研讨会。
会议由阜新氟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刘乃东常务副主任主持,省科协学会部陈阳副部长、沈阳工业大学李三喜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姜新东教授、氟产业开发区的部分企业(金凯、达得利、乾屹、睿光、氟托、天予、汉道、凯莱英等)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省科协陈阳副部长、沈阳工业大学李三喜副校长、沈阳化工大学姜新东教授分别表示将从省科协、省化工学会及大学科研院所等各方面对氟产业开发区及企业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我学会孙云理事长明确了辽宁省化工学会、辽宁省化工学会创新助力工作站在氟产业开发区的工作;辽宁省化工学会将组织氟化工的专家为开发区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并将紧紧依托拟成立的氟化工专业委员会为氟化工企业提供交流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氟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李进辉主任对园区及企业的规划、发展提出了要求,并对下一步各方合作提出了希望,借助技术支持,各企业加强交流,资源整合,延长产业链,达到共赢。
(4)2017年8月24日,“2017中国芳烃产业链发展大会”在辽宁盘锦隆重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化工学会、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办,由辽宁省化工学会、辽东湾新区管委会承办,协办单位是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来自国内外石化、芳烃等领域的产学研各界近200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我国芳烃产业链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国化工学会副秘书长、高级顾问华炜主持会议开幕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中国化工学会前理事长李勇武、盘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永威、辽宁省化工学会孙云理事长等出席了开幕式。
辽宁省化工学会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单位,为大会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学会理事长孙云在会上的发言为辽宁省发展芳烃产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辽宁省化工学会在业界的影响力。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SEI、上海石化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芳烃行业领军院校、机构以及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CB&I鲁姆斯、KBR等国际知名公司的近20位专家,将从芳烃产业链规划、上下游市场、芳烃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各个方面做主题报告。专家代表们表示,芳烃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对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产业稳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会将汇集行业的真知灼见,为推动产业链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4.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学会通过邀请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织学会专家服务团、举办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对化工产业集群升级规划、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了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重大战略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与各市科协合作,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企业技术难题,帮助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帮助对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开展科技攻关,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建立学会服务站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同建立研发平台,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帮助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开发市场占有率高的高科技产品,引进、消化、吸收一批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重点帮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协助企业做好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专利申请备案、科技查新、成果鉴定等项目工作。
打造高端智力集聚平台。争取政府支持,联合其他有关部门,通过项目签约、技术顾问、技术培训、国家级行业大会、高峰论坛等形式,为企业与海内外高端智力对接搭建桥梁。为加快我省化工行业发展,把我省14个市化工园区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邀请专家针对园区规划、发展,产业布局,项目招商及园区内企业技术服务、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等工作开展合作。
创新创业培训服务。与高校、科研院所联系,向企业提供创新园区建设、新兴产业战略、创业导师等系列培训。为企业提供管理顾问、科技管理、科技政策、创新方法、创新工程师培训和企业定制培训服务。
九、工作计划
1.组织召开理事会,探讨和交流学会建设,落实学会各项机制和决策。
2.提升学会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秘书处职业化建设,大力发展个人会员,扩充个人会员的数量以及领域。
3.加强党建,发挥党组织在学会改革发展中的核心领导作用,组织理事会成员和秘书处成员定期学习党的治党纲领,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党的十九大精神。
4.继续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完善学会专家库,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学会服务站。继续组织专家对接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组织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5.继续开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工作,重点推进化工行业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和科技成果鉴定。
6.大力开展科技人才表彰、推荐工作,继续推荐优秀科研人员参评侯德榜化工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奖项,组织参评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境)外交流提升计划、省科协资助出版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著作等项目。
7. 继续组织高端学术交流活动,结合各地的产业发展需求举办专业论坛,促进地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其他学会联合举办学术会议,促进学会之间的共同进步。
8.继续与高校联合组织举办“东北大学生化工大赛”, 为化工行业的科技人才注入新鲜血液,振兴东北的化工行业。
9. 全面改革《辽宁化工》杂志,有效组织编委会、理事会组织机构探讨杂志的未来发展,推进编辑部职业化,加强与与知网、维普等检索平台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提升杂志与高端网络平台的深入合作,提升杂志品牌影响力。
下一页
下一页